以标准化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2020-09-24 00:00:00 来源: 点击:1229 喜欢:0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明确定义智慧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
《规范》的亮点及影响
首先,本版《规范》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标准文件,涉及到智慧社区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各个阶段,并且,《规范》结构完整,有清晰的范围、明确的定义、标准的词汇,包括总体架构、基础设施、系统平台、服务要求、治理与公共服务、安全运维等,各相关方都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标准和模块。与此同时,技术架构清晰,明确了总体架构及相应的系统层级,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安全保障体系与运维保障体系等。
在对行业智慧化建设的影响方面,《规范》的制定有利于智慧物业建设在设计阶段就有着清晰的标准和规范,划分明确的系统架构,选择符合规范的合作伙伴和设施设备,物业服务企业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目标地积极配合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甚至是智慧城市的推进。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规范》中制订了系统的建设架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社区条件、自身实力、政府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智慧化建设的蓝图及实施路径,并减少不必要的探索和重复投入。《规范》中概念和标准的明确,将促进智慧社区的上游行业(如房地产)、配套行业(水、电、气等)、相关子系统(监控、停车等)规范和标准的进一步统一,有利于物业管理智慧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从发展智慧化社区经营的角度来说,《规范》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智慧化平台让商家可以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物业服务企业业可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配送,盘活社区周边商业资源。
对《规范》的意见与建议
作为坚定走智慧社区建设之路的亿达服务集团,面对本版《规范》(征求意见稿),我们从行业智慧化建设工作和自身经验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考虑在强化硬智慧(各种物联系统)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基础软智慧的规范,如社区保洁、治安、工程巡检、物业服务水平的检查等;
二是建议考虑加入与防疫相关的智慧化相应规范,如:测温报警联动(与门禁配合)、自动消毒(与电梯配合)、行程通报(与移动APP配合)等;
三是建议考虑加入社区微电网的相关内容;
四是建议强化系统安全相关规范,包括硬件的核心部件、操作系统(电脑及手机)、数据库、浏览器、定位系统、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支持;
五是建议强化数据应用、传播安全的相应规范条款;六是建议加入相应的评价体系及指标,以便对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方进行建设阶段及水平的评定。
智慧物业建设是现阶段物业服务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在智慧物业建设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智慧物业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成方,要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要重视智慧化项目管理方法,合理设定目标预期,要有充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资金及时间的投入;选择通用性强的主数据、物联、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平台;深入了解各子系统间及内部的技术壁垒,慎重选择供应商及设备。因为,智慧物业项目建设投资巨大,更换供应商及设备将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
中人尚学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课程合作、合作办学、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育产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契机,真诚欢迎院校、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互访、交流、合作,共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俭学街2号(河南警察学院)
网 址:www.zhongrenedu.net
电 话:0371-66266959
邮 箱:wenlin2007505@163.com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上一篇:智慧物业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变革
下一篇:智慧物业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