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服务 > 智能建造

栏目导航

智能建造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020-06-09 00:00:00    来源:    点击:3137    喜欢:0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设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质量安全强、节能环保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行长梅世文代表认为,从环保、资源、安全和发展等方面来看,我国应加快推行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应用,这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之举。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有什么优势?今天一一解读: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而成的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通俗的说,我们可以把梁、板、柱、墙等事先做好的构件想象成一块块乐高积木,在施工现场只需把他们拼合在一起。和搭乐高积木一样,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装”不只是“搭”,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所以拼装房也是很安全的。

装配式建筑有什么优势?

一、相对于传统建筑的优势: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组装效率高、精度高、绿色环保(建筑垃圾较少)、可大幅降低人工依赖。预置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木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三大形式,此次今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造模式采用的就是装配式钢结构箱式房,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必然方向。

二、政策层面的优势:

在“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背景下,政策发力装配式建筑,环保政策趋严,装配式建筑发展大势所趋。建筑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建筑结构体系以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为主,生产过程与方式较为粗放,大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无序,一方面造成了钢材、水泥以及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工地脏、乱、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往往成为城市里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作为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自 2013年以来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23.8亿吨,占城市垃圾的 30%-40%,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均颁布了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相关治理方案,建筑施工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由于装配式建筑工厂化生产方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现场施工所带来的污染,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环境友好性,成为了建筑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发展装配式建筑可节省建筑业人工成本。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2015 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人数持续下降,2018 年为 5364 万人,同比减少 1.0%,较2014年峰值(6109 万人)下降 12.2%。伴随农民工数量下滑,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持续上涨,2018 年月均收入达到 4209 元,同比增长 7.43%。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程度高,总量上可节省人力成本。以长春市为例,构件厂用300 人就可以生产出 10 万预制件,同样的量若是传统混凝土现浇结构则需要 3000人。某装配式建筑预制率 68%,一个标准层总的用工量相较于全现浇减少 32.45%,主要受益于混凝土浇筑、支模、临时支撑的大大减少。

政策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几年国家政策向装配式建筑倾斜,出台相关政策越发频繁与实际。2017 年 3 月出台《“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及配套管理办法,将装配式建筑的促进落至实际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达 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20%以上,2025 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达 30%。

全国政策性文件的颁布落实给各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确方向,31 个省份/直辖市地方政府均针对装配式建筑颁布具体的实施意见、规划和行动方案,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要求2020年装配化率达到 30%以上,远高于全国目标,多数地区要求达到15%或20%,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通过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方法给予产业发展充分激励。

上一篇:建筑业变革迫在眉睫,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巨大
下一篇:BIM技术对建筑设计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