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服务 > 智能建造

栏目导航

智能建造

重视建筑工人队伍建设,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

2020-07-28 00:00:00    来源:    点击:1261    喜欢:0

在结束的“两会”上,推广装配式建筑在与会人员,尤其是深耕建筑行业的代表中引起强烈轰鸣。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就绿色智慧住区建设提出宝贵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针对建筑行业发展、产业化工人队伍建设以及环保节能产业发展等问题献言献策。他在两会中,不仅提出目前预制装配式存在的问题(各地评价标准口径不一、设计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等),还建议对80米以上的高层住宅建筑、2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全面采用钢结构体系,加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钢结构建筑自身所具有的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与其他结构体系相比,建造钢结构建筑的钢材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某些专家认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本身便具有易于施工、工业化程度高,且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住宅等优势,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比均超过20%,其中美国达到45%。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比仅为5%,未来的提升空间巨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们都知道,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要想实现建筑工业化,必须具有更多的专业分支体系。比如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产业联盟集成模式,以万科为代表的“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模式等。其中,分散加工、现场装配的特点决定了系统性集成永远都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然之路。

可见,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政策导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之相对应的,它对工程进度、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建筑业一直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机制,设计、生产、施工严重脱节,建造过程不连续,工程管理“碎片化”现象严重,导致装配式建造方式无法系统化,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效率和效益。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应用,具体有以下建议;其一,完善技术规范。在高等院校积极推广BIM教学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实现建筑工业化提供数据支持。其二,扩大政策优惠面。辐射面不仅要体现在工程建设主体上,更要向部品制造企业延伸。其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建筑行业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鼓励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联合培养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其五,推行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实行设计、生产和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行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

《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过:贼都是需要有技术,真正的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的知识做支撑,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企业发展如此,行业发展转型更是如此,在装配式建筑如火如茶的开展过程中,推进装配式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虽然很多企业意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但能真正招到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人才却非常困难。一方面,目前的人才教育培养资源较为缺乏。很多省份真正建立服务于装配式的人才培养机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深度引导不足。大部分的高校学生缺乏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实践经验。因此,人才硬技能的提升,就只能由企业买单。据了解,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已近100万人。

针对目前人才教育培养资源匮乏、管理人员缺乏工业化的管理思维等问题,各地政府开始大力开展装配式人才培养工作,如组织装配式灌浆工、吊装工培训考核;还举办北京市装配式职业技能竞赛;协助政府组织装配式公益讲座。


中人公司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课程合作、合作办学、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育产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契机,真诚欢迎院校、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互访、交流、合作,共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俭学街2号(河南警察学院)
     网     址:www.zhongrenedu.net
     电     话:0371-66266959     
     邮     箱:fw001@vip.qq.com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上一篇:BIM技术可视化的强大之处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的机电预留预埋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