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起源及各国发展特色
2020-07-24 00:00:00 来源: 点击:1740 喜欢:0
装配式建筑
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起源与发展
1921年,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他的《走向新建筑》中说:“如果房子也像汽车一样工业化地成批生产……”成为装配式建筑的起源。
1945年二战后,社会经济亟需迅速恢复, 人口向城市大量集中。战争导致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上传统的建筑及装修效率低,种种原因导致房荒成灾。于是,施工周期短、节约大量劳动力的装配式建筑及装修,迅速得到壮大发展。
各国发展特色
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按照各自的经济、社会、工业化程度、自然条件等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
美国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性、个性化。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大城市以混凝土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
日本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概念,90年代至今,通过装配式技术已全方位解决居住环境问题,且抗震性能非凡的轻钢结构、轻质材料等各种先进的防震手段被广泛应用。
德国以多层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采用构件预制与混凝土现浇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保温性能。目前已形成系列化、标准化、高质量、节能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体系。
法国作为浪漫之都,慵散的个性也体现在对住宅的需求。在华丽的建筑内部则是能少动就少动,装修特点是“重装饰,轻装修”, 喜欢用大量软装饰将室内打扮得美轮美奂。装修很简单,主要在卫生间和厨房。
澳大利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快安装预制住宅”的概念。到了1987年,高强度冷弯薄壁钢结构出现。
在新加坡,政府推广的作用显著,90年代初开始尝试采用预制装配式住宅,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主,是世界上公认的住宅问题解决较好的国家。
丹麦早在1961年就颁布了《建筑法》,明确丹麦自己的建筑模数体系。另一个重点发展的内容是“产品目录设计”,完善成品化住宅体系,是世界上先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特别重视住宅使用寿命和构件的耐久性。
拥有全球知名家居品牌的瑞典,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1967年制定的《住宅标准法》规定,使用按照瑞典国家标准协会的建筑标准制造的建筑材料和部件来建造住宅,能够获得政府贷款。
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在装配式装修的设计上更是提倡简约及天然能。德国的装配式装修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
装配式建造技术在中国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经验都为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的装配式产业发展大概可以划分为为三个阶段。
(1)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2007年),政策引导部分企业尝试
80年代,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就开始引入支撑体住宅,为工业化住宅室内装修模块提供了发展和突破的基础。
90年代末,我国详细出台了多个文件,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房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采用菜单式装修模式,推广全装修房。
(2)调整期(2008年~2015年),试点示范与政府倡导并行
2000年初起,着力推广SI住宅,推行试点示范与政府提倡并行。
2008年住建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推广全装修住房。
2010年之后针对我国建筑发展现状,形成了借鉴日本欧洲、美国的发展经验,体现中国发展特色。
(3)大力发展期(2016年至今),在政府鼓励下企业积极行动
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为标志,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建筑同时受到关注。
2017年颁布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中对“装配式装修”的术语给出了明确定义。
2018年《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其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其中装修和设备管线评分为30分。
随着装配式装修政策的持续推进和技术不断成熟,中国住宅产业化必将如同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一样举足轻重、熠熠生辉。
中人公司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课程合作、合作办学、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育产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契机,真诚欢迎院校、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互访、交流、合作,共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俭学街2号(河南警察学院)
网 址:www.zhongrenedu.net
电 话:0371-66266959
邮 箱:fw001@vip.qq.com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上一篇:采用了BIM技术的工程强在哪里?
下一篇:六方面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