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8-06 00:00:00 来源: 点击:878 喜欢:0
改革工作方案
工程造价、质量、进度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工程造价管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工程发承包计价环节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但还存在定额等计价依据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要,造价信息服务水平不高,造价形成机制不够科学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等措施,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
主要任务
(一)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
(二)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自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供市场主体选择。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发布行为监管,严格信息发布单位主体责任。
(三)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运用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控制设计限额、建造标准、合同价格,确保工程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四)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
(五)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监管,引导发承包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程款支付和结算,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农民工工资拖欠。
(一)强化组织协调。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部门间沟通协作,做好顶层设计,按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共同完善投资审批、建设管理、招标投标、财政评审、工程审计等配套制度,统筹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二)积极宣传引导。加强工程造价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社会各方对工程造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顺利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做好经验总结。充分尊重基层、企业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完善工程造价改革思路和措施。
造价改革机遇
第一是游戏规则的更新,今后的标前用定额来确定投资,国家要用初步设计的概算来审批,是作为投资管控的第一道防线。今后的标后就用合同,标后不再依赖施工图预算,所以也不需要发布预算定额,用合同来确定建设单位的投资管控的责任,来强化投资管控。这和国际惯例接轨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和环节。
第二是将定额思维更新为了数据思维,将来就是数据为王。我们的定额过去有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不反映现实也不反映未来,只反映了过去,而现在,我们要打磨出更好的“定额”,不光能反映过去,还要能够反映现在,甚至反映将来。定额作为社会公共品将长期存在,“不更新”就是要发挥社会力量进行收集、遴选、组合、更迭、应用,以数字驱动适应新时代中国工程咨询发展和实践,调动社会力量帮助甲乙双方客观从合同上解决如何计量、计价。
造价改革挑战
第一,定额不再更新发布,国有投资过去长期依赖的合理合规的政府计价依据不好找了,如果面临合同无效、合同变更争议等法律问题,市场竞争定价就失灵了。立刻会面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扯皮局面,造价争议调解的机制可以胜任吗?第三方成本活动分析?建筑企业和建设业主都还没有数据积累的习惯,糊涂账一大本的海了去了。所以,试点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二,造价人员的就业问题,定额养活了一大批从事造价工作人员的饭碗。甚至我们所积累的指标、价格、数据都来自于定额计价。相信这一份改革文件能出台,肯定有一些科技公司、咨询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具备这一部分的市场化能力,他们肯定是既得利益者,从而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评估与展望
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我们国家的基建是要对外输出,是要走出去的。这次的改革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价格法》规定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计价模式,这三种价格机制是长期并存的。能够市场化的就鼓励他们勇敢前行,成为标杆。我们要相信社会人民群众的力量。据了解,相当一部分造价站、造家协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头部玩家已经在行动,用社会资源的手段在为我们探索新的道路,今后可选择和采信的渠道将是多元化的,当然我们将更多的依赖线上的数据,依赖线上的交易。我们拭目以待。
中人公司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课程合作、合作办学、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育产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契机,真诚欢迎院校、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互访、交流、合作,共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俭学街2号(河南警察学院)
网 址:www.zhongrenedu.net
电 话:0371-66266959
邮 箱:fw001@vip.qq.com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下一篇:房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