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产生
2020-05-31 00:00:00 来源: 点击:1437 喜欢:0
《工程造价术语标准》(GB/T50875-2013),工程造价:指构成项目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
简单通俗说,就是指工程成本。
工程造价最早在唐朝有记载,但发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政府的计划 模式。建设产品价格是通过计划分配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的计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 价合一的价格。1984年,建设工程招标制开始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传统 模式,但形式虽变,内容实质照旧。概预算定额的法定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成立了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6年国家人 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 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90年代初,建设主管部门提出 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导价,竞 争费”的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改革也迟迟不见成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也越越明 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虽然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存在的局限性对经济发展 造成的不利因素,并已经制定相关制度,但其力度与速度明显不足。建设工程造价领域的法制还不健全,政策还不配套,缺乏监管机制,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 理的不规范操作现象严重,例如压价承包、垫资施工、肢解发包、指定分包等严重阻碍建设 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仅能实现建设工程的局部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三起现象 严重。有些工程在立顶阶段就对工程投资估算不实,资金尚未落实就急于上顶目,甚至编制虚 假的工程概算。有些工程在投资估算时未考虑动态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变动,形成投资缺口。
造价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工程未动,造价先行。
上一篇:工程造价控制的几点要素
下一篇: 工程造价入门学习分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