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沿革
2020-09-18 00:00:00 来源: 点击:1392 喜欢:0
为了适应当时建设市场的改革要求,当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理念,力图将定额中的量和价进行分离,逐步将定额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其中控制量就是根据各类规范和标准,结合社会平均水平,制定人材机的消耗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发布人材机指导价格,指导企业逐步由市场形成价格,竞争费则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水平确定其间接费用等,最终合理定价。
至今收藏着三十年前的手稿,彼时我还在上初中,无论如何预算定额作为行业标准,是极为严谨的,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存在。前辈的严谨治学态度也已是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在2003年之前,普遍采用综合预算定额计价法,即按各分部工程套用综合定额,如基础工程定额子目里含挖土,基础,回填土等单位估价表子目,如混凝土工程定额子目中含浇捣、钢筋、模板等单位估价表子目,各项综合定额中的单位估价表含量均综合考虑,不得调整。以现在的眼光,当然这种做饭十分简单快捷,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概算,这种方式甚至在2010年左右都未彻底消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体量越来越大,设计施工越来越复杂,综合定额中一成不变的单位估价表含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普遍受到质疑,后期甚至已有工程全部采用单位估价表进行计价。
同时这个时代的预算定额计价方式为直接费加间接费加规费和税金,直接费套用定额和人工机械材料指导价而来,综合间接费则根据企业的性质,如全民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甚至个体户,由政府核定后计取,无法真正体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目标,再加之当时的招投标体系,定额预算与市场竞争无法真正连接,三超现象也成为普遍现象。
而时代已经来到了新世纪,南巡讲话已有经年,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行业内各大企业纷纷改制,僵化的体制已被彻底打破,社会投资模式也更趋多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活力已经喷薄欲出,此时中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正在酝酿着新的变革。
中人公司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建二级学院、课程合作、合作办学、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育产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契机,真诚欢迎院校、产业企业、行业组织互访、交流、合作,共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公司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俭学街2号(河南警察学院)
网 址:www.zhongrenedu.net
电 话:0371-66266959
邮 箱:wenlin2007505@163.com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上一篇: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探讨
下一篇:浅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